專場招聘會現場。
求職者認真填寫就業意向表。
直播帶崗促就業。
求職者認真瀏覽企業招工信息。
就業,是民生之本,亦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是青春夢想的起航點,更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近年來,寧夏高度重視就業工作,通過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舉辦各類招聘會等措施,努力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
一場場招聘會如同點亮就業星空的繁星,連接著萬千學子的職業夢想與企業發展的時代脈搏。
在熱鬧的招聘會現場背后,有著怎樣的就業密碼?當青春的足印與時代的浪潮交匯,又該如何書寫高質量就業的答卷?寧夏日報記者深入跟蹤寧夏多場招聘活動,記錄這場關乎民生溫度與時代命題的深度對話。
青春的十字路口:希望與現實的交響
3月25日,銀川科技學院招聘現場,來自全國13個省份的360余家企業帶著1.2萬個崗位紛至沓來,1.5萬名畢業生懷揣夢想參加這場“雙向奔赴”的約會。就業主題游園會的互動區傳來陣陣歡笑,政策咨詢臺前擠滿認真記筆記的身影,企業展位前遞出的一份份簡歷,如同青春的信箋,書寫著對未來的期許。
銀川科技學院會計學專業畢業生劉璐,在這場活動中感受到了招聘會的熱烈氛圍。“這次招聘會企業提供就業崗位豐富,和企業人力資源專員聊完后,我才知道財務分析崗位需要掌握更多的新技能?!眲㈣赐ㄟ^與企業的溝通,了解到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崗位的具體要求,這為她的職業規劃提供了清晰的指引。招聘會后,她順利入職了一家與專業對口的企業,目前正處于試用期。
“現在每天雖然很辛苦,但每次看到報表在自己手中變成可視化圖表,就覺得自己離夢想又近了一步?!眲㈣幢硎?,公司的培訓體系和工作氛圍都很好,自己正在努力適應工作,希望能在這個崗位上有所發展。
并非每個就業故事都如此順利。北方民族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生胡然的簡歷夾里躺著去年秋季招聘會的就業協議書,甘肅省白銀市的一家企業曾是他“穩定就業”的希望?!昂炌昙s當晚,我盯著地圖上那個陌生的地名,一夜都沒睡著?!焙蛔罱K選擇放棄,“我家在青海,畢業后更希望能找到離家近的工作。”
4月16日,在北方民族大學舉辦的“職引未來——2025年全國城市巡回招聘銀川站”暨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現場招聘會上,胡然再次尋找新的機會,他希望能夠找到一份每月有4000元以上收入的工作?!艾F在就業壓力比較大,當前只要能與企業達成協議,簽訂勞動合同,繳納各項社保,實現穩定就業,這或許才是我現在的選擇?!焙徽f。
許慧妍的專業是新聞學,家在河南?!罢衅笗系钠髽I很多,提供的就業崗位也很有吸引力,但有些企業設置的有工作經驗、碩士等高學歷‘門檻’,讓我們本科畢業生少了一些就業機會?!边@個靦腆的女孩盡管還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但她對未來充滿信心,反復修改個人簡歷,把實習經歷的字體加粗,繼續參加各種招聘會。
“我知道自己不是最優秀的,但請給我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痹S慧妍的聲音里帶著倔強,“也許我的第一份工作不夠完美,但那是我追逐夢想的起點?!?/p>
青春的迷茫在數據的海洋里被稀釋,現實的考量在理想的星空中尋找落點。這些故事交織成了當下就業市場的生動圖景:當招聘會的熱鬧散去,留下的不僅是簽約數字的羅列,更是每個年輕人在時代浪潮中尋找自我定位的溫暖足跡,以及努力實現自己職業理想的選擇。
企業的兩難抉擇:人才困境與時代機遇
然而,對于企業而言,招賢納才有喜亦有憂,更有挑戰與機遇。
招聘會現場,內蒙古鄂爾多斯集團的展位前排起長隊。作為外省區參加寧夏招聘會的企業代表之一,企業人力資源部部長陳旭耐心解答求職者的問題,他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候選人的專業技能和職業訴求。他表示,寧夏高校畢業生專業基礎扎實、職業素養突出,公司收到了大量優質簡歷。
“年輕人是企業的未來,我們愿意花時間培養他們成長。”陳旭介紹,公司在招聘過程中,注重宣傳企業的文化和發展前景,為求職者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和福利待遇,并為員工提供完善的培訓體系和晉升機制,讓員工能夠在企業中不斷成長和發展。“這些策略與優勢,是集團在招聘中能夠吸引到大量優秀的人才,實現高效招工的‘秘訣’。”
寧夏維爾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參加了北方民族大學的招聘會,提供了技術研發工程師、網絡信息工程師、質量工程師等多個崗位,涵蓋機械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以及電氣自動化等專業,學歷要求為本科或碩士以上。該公司人資總監馬進表示,隨著公司業務的不斷拓展,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尤其是在技術研發和質量控制等領域,需要更多專業能力強、創新能力突出的高層次人才。
“我們現在所需要的人才更多的是科研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與相關崗位匹配的高層次人才不好招。”馬進坦言,盡管公司在行業內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但招聘過程中仍面臨一些挑戰。一方面,相關專業的畢業生數量有限,尤其是碩士及以上學歷的高層次人才更稀缺;另一方面,區內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較為激烈,如何吸引并留住優秀人才成為公司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為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寧夏維爾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招聘會上展示了公司在技術創新、職業發展和薪資待遇等方面的優勢。馬進還提到,公司為新入職員工提供完善的培訓體系和職業發展規劃,幫助他們快速適應崗位需求,同時通過具有吸引力的薪資和福利待遇,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發展空間。
同樣,在招聘會上積極尋覓人才的還有寧夏鑫磊建設工程檢測服務有限公司。該公司人事負責人晏佳榮表示,隨著公司業務的不斷拓展,對專業檢測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尤其是土木、橋梁、電力等相關專業的大學生。
“在招聘過程中,公司發現符合要求的專業人才并不容易招到。”晏佳榮介紹,由于寧夏一些高校培養的相關專業的畢業生數量有限,市場上對這類人才的競爭也較為激烈,盡管公司提供了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福利待遇,包括辦理繳納各類社會保險、提供免費午餐等,但仍然面臨“招工難”的問題。
政策的溫度計:數據背后的民生答卷
今年以來,寧夏人社部門把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從“政策供給、崗位挖掘、服務質效”三個方面提檔升級,出臺穩內拓外促就業14條,提速擴容公共部門崗位招錄招聘,建立全區重點企業用工需求對接機制,加頻加密“10+N”公共就業服務活動,打造青年就業服務驛站升級服務模式,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截至4月10日,全區27家公共就業與人才服務機構舉辦各類招聘會506場,參會單位5010家,累計提供崗位信息165938條?!敖衲暌詠恚覀円雅e辦現場招聘會179場,參會單位2784家,提供崗位信息91425條,進場參聘72483人次,就業簽約17096人,占招聘崗位數的19%;‘寧夏公共招聘網’舉辦線上招聘會78場,參會單位324家,提供崗位信息9189條,點擊人數1814人;舉辦‘直播帶崗’招聘會249場,參會單位1902家,提供崗位信息65324條,直播帶崗瀏覽人數1142747人。”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說。
這些數據表明,寧夏人社等部門在促進就業方面作出了積極努力,通過舉辦各類招聘會為企業和求職者搭建了一個直接交流的平臺,讓雙方能夠面對面地溝通,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條件,精準提高人崗匹配度。同時,“直播帶崗”、“訪企探崗”、就業主題游園會等豐富了就業服務的內容和形式,提升了求職者的體驗;現場設置的政策咨詢區、職業指導區等功能區域,也為求職者提供了更多的幫助和支持,取得了一定成效。
未來啟示錄:在挑戰中重塑就業生態
在招聘會的喧囂中,企業的招工困境被淹沒在簡歷的海洋里。當企業的用人焦慮與求職者的就業迷茫相遇,碰撞出的不僅是數據上的“溫差”,更是產業結構升級與人才培養體系之間的時代命題。
記者在走訪中隨機采訪了多名簽約學生,有人表示可能不會入職?!拔疫@次雖然簽了協議,但前段時間通過內推進入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币幻嬎銠C專業的學生坦言,“只要沒正式入職,違約了也沒什么,抓住好機會才是關鍵?!边@種“腳踩多條船”的現象,是部分求職者找到更好的工作機會、對工作地點或薪資待遇不滿意等原因而放棄簽約崗位未能入職,拉大了簽約數據與實際就業之間的差距。
對于企業而言,“招工溫差”問題也較為突出。一部分企業能夠高效招工,而另一部分企業卻面臨“招工難”的困境。這種現象背后,反映了勞動力市場供需結構的變化、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匹配度問題,以及公共就業服務的優化空間。
從求職者和企業的反饋來看,部分專業的畢業生與市場需求存在脫節的現象。一些高?;蚵殬I教育機構在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方向上,還與市場需求并不很匹配。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亟待提高,以更好地適應企業的用工需求。而對于一些招不到人的企業,在招聘需求、技能和學歷要求方面設置了一定的“門檻”,讓一些畢業生沒有選擇的機會。
“一些企業應該適當降低招聘門檻,讓更多的學生有就業機會。”北方民族大學材料科學專業畢業生馬強認為,企業在招聘時對學歷、經驗等要求過高,導致很多學生難以滿足條件。他希望企業可以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潛力和學習能力,而不是僅僅看重過去的經歷。同時,企業也應該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幫助學生快速適應工作崗位。
“勞動力市場供需結構存在不平衡的問題,企業的招聘需求與求職者的技能和意愿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瘪R進認為,一些企業需要高技能人才,但相關專業的畢業生數量有限,難以滿足企業的需求。
“招聘會作為促進就業的重要平臺,在推動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要實現更高質量的充分就業,仍需各方共同努力。”寧夏人資行業相關人士認為,破解求職與用工“溫差”需要系統性變革:求職者應理性評估自己在就業市場上的價值,適當降低期待值,主動參加技能培訓,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避免“眼高手低”;企業應承擔人才培養成本,多為青年求職者提供崗位實習機會,形成人才培養、人才使用的良好循環;高校也應從“供給驅動”向“需求導向”轉變,有針對性地培養當前經濟發展所需人才,通過“訂單式”培養,增強人才供需雙方契合度;政府部門應完善人力資源信息服務,充分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提供供需雙方交流平臺,通過數據分析為求職者精準匹配適合的工作,為企業篩選合適的員工。
當每個年輕人都找到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當每家企業遇見渴望的人才春天,寧夏的就業之路,必將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招聘會的熱鬧終將散去,但那些在數據背后閃耀的青春故事、那些在困境中堅守的企業信念、那些為民生奔走的政策足跡,正在共同繪制一幅高質量就業的時代圖景。(記者 馬照剛 文/圖)